6.健全供水設施監管制度體系。建立健全二次供水管理制度體系,明確二次供水管理單位和具體職責,強化設施設備日常運行維護和監督管理。加強水質檢測能力建設,提高水質檢測水平,建立科學、規范、嚴密的水質檢測常規化制度,切實保證供水水質安全,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加強水源地、供水管網巡查和保護、處罰力度,應用高科技、新技術提高水質凈化、檢測和處置能力,提高供水管網維護管理能力。
織密流通大網絡。實施“干支配倉”銜接五年行動計劃,構建干線、支線和末端配送緊密銜接的流通網絡。推進干支銜接,依托省內主要運輸干線,加快跨區域流通支線建設,推動樞紐城市支線成網,密切與周邊城市之間的聯系。推進干支線與末端配送銜接,布局建設“網絡化配送+分布式倉儲”智慧流通網,實現省內1日達。
打造1個主城區、4個副城新城、3個節點區域和1個特色生態環組成的南寧大都市區。以南寧大都市區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加強規劃戰略協同、產業協作共贏、公共服務共享、基礎設施共建、生態環境共治,構建南寧都市圈。實施《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2035年)》,推進市域(郊)鐵路建設,探索中心城市軌道交通適當向周邊城市(鎮)延伸,推動軌道交通“一張網”運營管理。合理加密快速公路通道,加快打通城際“斷頭路”、拓寬“瓶頸路”,加強干線公路與城市道路有效銜接,推動城際公路市政化、城際客運公交化,科學布局各類交通方式無縫銜接的換乘樞紐和站點,建設便捷高效的通勤圈。
堅守安全可控目標。努力建設運營商級、全程全網、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安全體系,確保把云和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重構安全架構,依托安全中臺,統籌規劃數據融通、能力聚合、架構統一、生態開放的云網端到端安全能力體系,逐步實現安全數據集中化,安全分析智能化、安全運行編排化、安全服務能力化。構建端到端安全防御體系,形成云網安數據深度融合、云網邊端縱深防護、跨網絡跨平臺自動編排、全方位云網態勢感知等四大獨特優勢。加大安全自主可控力度,加強云網安全能力管理平臺、5G自動化編排系統等關鍵核心能力的自主研發,增強供應鏈自主可控,統一安全技術標準,確保數據安全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