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決定著一個系統的命運,而接入的設備則是這個系統生存的根基所在。盡管鴻蒙生態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相較于安卓、iOS這兩大巨頭,鴻蒙仍舊沒有可比性。華為急需打造更具想象空間的智慧網絡。
“有人說鴻蒙是安卓套殼,其實對我們來說,套殼不套殼一點都不重要,操作系統能用就行,開發者最看重的,還是看產品能不能通過這個系統得到推廣。”
多一個平臺,多一分利益,任何一個開發者都懂的道理。如同新航路開辟前往東方的探險家,開發者的時間實際上是有限的,對一個平臺多投入一分,意味著它帶來的收益要十分可觀。人是經濟的動物,而非天生的慈善家,鴻蒙生態的建設,顯然不是簡單理解為受對華為的憐憫或者愛國情緒等驅動的。目前鴻蒙的裝機設備已經超過億臺,日活用戶已經超過數千萬。如此高的活躍度,日均使用度較高,對于開發者而言,這已經不是一片藍海了,而是一片金海。懷揣著光榮與夢想,踏上開發的征途,這就是鴻蒙應用開發者的當前的寫照。
前者,是鴻蒙操作系統與生態在一年的“急行軍”之后,華為內部變得更加沉穩與自信。余承東在微博上使用了“鴻蒙,成了”作為本屆華為開發者大會的關鍵詞總結。而后者,則是在鴻蒙系統有能力和信心深入千行百業、贏得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與開發者,鴻蒙滲入海量終端之后發生的從“連接”到“智能”的重要變化,這也是“世界的鴻蒙”如今給我們描繪的宏大場景與變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