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中字體的筆畫,對于我們感知它的尺寸大小具有影響。字體字重相近的舊襯線體和無襯線字體排列的句子,盡管字號相同,呈現出的尺寸大小卻不一樣。無襯線字體的x高度較大,導致的差異是;它的小寫字母的大寫高度要比襯線字體的大。所設置的字體大小和顯示出的字體大小的差別將根據字體的不同而相差兩磅的幅度。
設置正文的字號時,設置的字號最佳閱讀的字號大小或小都將對字距產生影響。要使讀者對長篇文本如圖書、報紙和雜志的閱讀感到舒適而有效。
所有字體的字型多是在其原型的基礎上變化而來,這些變化限于六個方面:大小字、字重、對比、字寬、字形和樣式。字體設計師通過查閱字體的歷史原型,對這六個方面進行了奇妙的改變和組合,從而創造了獨特的字體樣式,盡管這些字體在外觀上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但卻能傳遞出字母表中有關字型的相同的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的字體設計方式不斷地得到發展、流行、后又被遺棄。因此,一定字體的構成要素往往攜帶了特定的歷史時期、文化運動和地理位置的信息——有些字體讓人覺得“現代”或“古典”。更重要的是,字體設計不但能提供一種獨特的客觀存在的東西,從而傳遞“畫外音”,比如給人以快速或緩慢、沖動或優雅、膚淺或堅固的感覺,還往往呈現出一定的韻律,顯得抑揚頓挫。
考慮到不是每個觀看者都能在一個特定的字體當中感知到相同的信息,設計師必須根據不同的觀眾謹慎選取相應的字體。
對字體進行分類有助于設計師抓住字體之間的微妙區別,便于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對字體進行編排,并進一步為所設計的項目選擇合適的字體。有時候,字體的文化背景會給字體編排增添一種相關的傳播信息。
然而,字體分類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我們傳統的字體編排已經逐漸變得越來越豐富個性,并把歷史上的正式觀點融入到現代觀點當中。
作者:方維網絡資深設計師楊開友